close

摘要:骨質增生又叫骨刺或骨贅,骨質增生,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關節被磨損后,受損傷的關節軟骨的周圍出現代償性軟骨增長并且被鈣化,增生部位大多發生在軟骨邊緣,突起如刺,俗稱“骨刺”。

很多人只是聽醫生說自己是骨質增生,但究竟什么是骨質增生呢?和我一起來看看吧。。。

骨質增生又叫骨刺或骨贅,骨質增生,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骨關節被磨損后,受損傷的關節軟骨的周圍出現代償性軟骨增長并且被鈣化,增生部位大多發生在軟骨邊緣,突起如刺,俗稱“骨刺”。從26歲開始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,36歲就有不同程度的增生,40歲增生率可達95%,45歲為高峰期。

提醒大家骨質增生也不是只有膝關節處哦,骨質增生其實在全身多處骨骼均可發生,主要是在負重關節周圍,如頸椎、膝關節、跟骨等處就會出現明顯癥狀。

1頸椎骨質增生癥

頸椎增生是頸椎體上長骨刺,刺激周圍神經及組織時疼痛,一般是從輕微到嚴重。開始活動時感到痛,活動后減輕,負重或勞累后加重。有的患者夜間加重,還會引起面部麻木、頭暈頭痛、手關節活動受限、上肢酸沉無力等,牽引頸部只能緩解癥狀,而不能根治。

2腰椎骨質增生癥

屬中醫學“腰痛腿痛”“痹痛”范疇。大多數患者可長期無癥狀,往往同輕微創傷、過度勞累、搬提重物有關。有的患者開始出現背部酸痛僵硬,休息后夜間晨起時往往病重,稍活動后減輕或消失,但活動過多或勞累后加重。天冷或潮濕、久坐、久臥都會使腰痛加重,有時壓迫神經使腿麻木,甚至出現坐骨神經痛。

3膝關節及跟骨骨質增生癥

多見于40歲中年人。由于增生部分像刺,俗稱骨刺。發病輕者稍微痛疼,活動后痛疼消失,重者痛疼紅腫,休息或坐時無感覺,開始活動痛疼難忍,活動一會兒痛疼減輕。

如何預防骨質增生?

1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尤其是關節的運動,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,利于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,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,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。

2避免長期劇烈運動,以防過度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,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受力及牽拉,從而導致骨質增生。

3老年人應節制飲食,避免肥胖。飲食中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,如芒果、木瓜、甜瓜、橘子、菠蘿、草莓、番茄、包心菜、土豆等,減緩發炎反應。

4保持正常體重,因為體重過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,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,造成骨質增生。

5使用合理的、符合健康要求的寢具,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,盡量避免長時間的側臥、俯臥的睡眠。

6坐姿要端正,看書、寫字、打電腦時,一般半個小時就應改換姿勢或站起來活動一下。

7不穿過小或是太緊的鞋子,女性應少穿或盡量避免穿過高的高跟鞋,可以很好地預防膝關節、足跟、腳趾部位的骨質增生。

8及時治療關節的損傷,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骨質增生的發生。 

快速連結:骨科點點讚

R74ED41585DDFG


胃痛還沒有藥?試試這些穴位按摩吧(5穴位)口腔潰瘍吃辣椒真的好得快嗎治養膝關節 非常受用的“伸膝操”疏散積液!若想優生優育 備孕男性那些私密事兒很重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poz3aside 的頭像
    epoz3aside

    epoz3aside的部落格

    epoz3as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